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化工行业的披露要求
公司所处行业为“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主要从事电气绝缘材料等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属于国家重点鼓励、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电工术语绝缘固体、液体和气体》(GB/T2900.5-2013/IEC60050-212:2010),绝缘材料为低导电率的材料,用于隔离不同电位的导电部件或使导电部件与外界隔离,绝缘材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或者是它们的组合。根据《电气绝缘系统的评定与鉴别》(GB/T 20112-2015/IEC
60505:2011),电气绝缘材料为具有可忽略不计的低电导率的材料,用于隔离电工设备中不同电位的导电部件;电气绝缘系统为用于电气设备的与导电部分结合在一起的含有一种或多种电气绝缘材料的绝缘组合。
由于绝缘材料产品种类丰富、下游应用领域广泛,行业内企业可以在不同产品种类或不同客户领域深耕,总体来看我国绝缘材料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市场化程度较高。国外发达国家的绝缘材料行业起步较早,美国杜邦(DuPont)、瑞士丰罗(Von Roll)等大型跨国企业占据了国际绝缘材料市场的较大份额,我国绝缘材料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在高端产品领域仍与国外领先企业存在一定差距。从目前我国绝缘材料行业整体竞争格局来看,行业内企业除了与国内同行存在直接竞争,在有机硅浸渍漆、聚酰亚胺薄膜补强云母带和磁性槽楔等高端产品国产替代领域与国外大型企业也存在着直接竞争关系。
绝缘材料作为电气设备的基础材料,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及固定资产投资均逐年提高,绝缘材料下游多个领域市场规模均呈现出增长态势,带动绝缘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扩大。同时,随着行业内企业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内绝缘材料产品的性能不断提升,在耐高压、耐高温、耐腐蚀、耐辐照、耐冲击、阻燃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其应用领域已从基础电气领域更多拓展到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航天军工、核电水电等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行业内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保部门持续加大对化工类企业环保治理的监管力度,行业内企业环保投入随之加大。近年来,绝缘材料产品不断在向耐高压、耐高温、耐电晕、高导热、无卤阻燃型和环保型等方向发展,行业内企业也在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性能,从而顺应下游电气设备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从长期来看,环保政策趋严有利于绝缘材料行业进一步规范,为生产经营符合环保规范的企业提供更大市场空间,推动行业内企业积极发展与应用环保生产技术,提升产品环保属性,满足下游客户对绝缘材料产品更高的环保及性能要求。
随着我国绝缘材料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行业内主流产品的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在替代国外领先产品的过程中实现了较大的进步,其中行业内企业已从单一产品供应为主流的服务方式逐渐向提供绝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方向发展。目前,行业内领先企业已经能够据下游客户的具体需求,为其提供相关产品配套研发等一体化服务,整个服务过程涵盖产品规划设计、工艺设备配置方案、产品定制化生产及后期维护的全流程,该服务模式现已获得了市场及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未来随着绝缘材料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持续深化,能否提供绝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将成为衡量行业内企业技术及整体实力的重要维度。
由于绝缘材料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涉及风力发电、轨道交通、工业电机、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水力发电等领域,该等行业发展状况与宏观经济形势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近年来,受益于国家陆续出台的相关产业政策支持,我国绝缘材料行业处于持续稳步增长阶段,行业周期性与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形势密切相关,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由于春节假期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内企业下半年销售总体好于上半年。
绝缘材料行业的发展与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具备高绝缘强度、耐电晕特性的产品不断出现,绝缘材料产品的应用领域已从传统电气绝缘逐步延伸到风力发电、轨道交通、工业电机、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水力发电等领域,下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绝缘材料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推动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加快负荷中心及周边地区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建设,推广应用低风速风电技术。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旨在锚定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干瓦以上的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2022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将重点发展8MW以上陆上风电机组及13MW以上海上风电机组,研发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突破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新型固定支撑结构、主轴承及变流器关键功率模块等。2022年8月,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研发碳纤维风机叶片、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整机设计制造与安装试验技术、抗台风型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漂浮式光伏系统。
受益于我国风电相关政策的支持,风力发电相关产业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作为风力发电机主要组成材料的VPI浸渍绝缘漆、高强槽楔等绝缘材料,在风力发电机的绝缘、防腐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随着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持续增长,整个行业对风电用绝缘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加,适用于不同风资源环境的产品定制化生产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具备更高绝缘、防腐等性能的绝缘材料产品将更加受到市场的青睐。此外,随着我国风电行业风机单机容量逐渐向大型化发展,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的推广与应用也为风电用绝缘材料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适配于大型风力发电机的绝缘材料也成为了行业企业的主要研发方向。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基本保持平稳发展。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预计到2025年,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取得实质性突破,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10,000公里。2022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加快国家铁路网建设,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有序推进区域连接线建设,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改造升级。支持重点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推进重点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并与干线铁路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领域在建规模持续增长,建设规划规模持续处于高位。无溶剂有机硅浸渍漆等电气绝缘材料作为铁路机车牵引电机、磁悬浮旋转/直线电机等大功率电力机车高等级绝缘系统的关键材料,受到国家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产业的积极影响,轨道交通配套绝缘材料产品的未来市场需求将被有效带动,绝缘材料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随着现代工业对于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要求的提升,以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用于驱动工业机械设备运行的电动机产品也亟需转型升级,向高效、环保等方向发展,这为电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有助于其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2021年10月,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提出,引导企业实施电机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升级,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电机,加快淘汰不符合现行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落后低效电机。加大高效节能电机应用力度。2022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新
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80%以上,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优于1.3,工业领域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2022年8月,工业信息化部联合商务部、国资委等五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高功率密度永磁电机、同步磁阻电机、智能电机、超高效异步电机等产品。加强高效节能变压器研制及推广应用。加快推广应用高能效电锅炉、电窑炉等装备,拓展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电能替代。加快用能系统能效提升,开展重点用电设备系统匹配性节能改造和运行控制优化。推动完善废旧电机回收利用体系,鼓励企业开展电机再制造,促进再制造电机产品应用。
随着我国装备制造行业已向着技术升级、节能环保、提效降耗的方向迈进,将有效推动电机行业市场需求稳步增长,而绝缘材料作为电动机、发电机等关键核心设备的配套基础材料,受到下业及终端市场发展的积极影响,未来市场规模亦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家用电器产品作为消费品,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以汽车、家电为重点,引导企业面向农村开展促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2022年6月,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绿色产品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行动。2022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开展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满足人民群众对低碳、绿色、智能、时尚家电消费升级需求,拉动家电及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2022年12月,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促进家庭装修消费,增加智能家电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
家用电器领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将拉动家用电器消费市场,家用电器用绝缘材料的市场需求将随之上升,未来家电领域仍然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2023年2月,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试点期为2023年-2025年,进一步推进并带动全国加快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的步伐。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为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25.6%。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在使用中受到汽车实际运行情况的影响,可能存在较高的运行温度以及较大的机械振动,这对其驱动电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配套绝缘材料的耐ATF油或水、无卤阻燃、耐电晕、耐热、耐高低温冲击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工艺要求。未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推广与应用,新能源汽车用绝缘材料的市场需求也将更加旺盛,能够适用于更高比功率汽车性能的高性能绝缘材料也是行业内企业拟实现国产化的核心关键材料。
随着我国对于绿色能源及环保的重视,近些年,持续推进着水力发电行业的建设以及发展,加快水电站布局,推动能源清洁化。2021年6月,国际能源署发布《水力发电市场报告》指出,水电是低碳发电的支柱,为全球提供了六分之一的发电量、近一半的清洁电量。报告预测全球水力发电量将在2021年到2030年之间增长17%,并将主要由中国、印度、土耳其与埃塞俄比亚来带动。报告指出,从目前的政策环境来看,到2030年中国仍将保持全球最大的水电市场地位,占到全球水力发电增长的40%。此外,预计未来十年内,在非洲、东南亚及拉丁美洲有超过半数的水电增长将来源于中国的投资。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推进水电基地建设。2022年底,白鹤滩水电站16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长江干流形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绝缘结构及其组成材料作为水轮发电机制造的关键技术,随着水轮机组单机容量的提升、发电机组额定电压等级的提高,绝缘材料性能及工艺提升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目前行业内对高性能的硅钢片漆和真空压力浸渍(VPI)工艺用少胶云母带等材料的需求较为迫切,未来随着该等高端绝缘材料产品的推广及应用,有助于提升绝缘材料行业整体市场空间。
公司为第二批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绝缘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在绝缘材料的研发、制造方面具备突出的竞争优势和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已与中国中车(601766)、南京汽轮、金风科技(002202)、中船重工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相继建立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创新平台,并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公司产品受到国内知名企业广泛认可,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电气绝缘材料等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产品涵盖《电气绝缘材料产品分类、命名及型号编制方法》(JB/T2197-1996)中所列举的八大类中的前七类,具有较为完整的绝缘材料产品体系,同时公司具备研发和生产B级、F级、H级、C级及以上等各耐热等级绝缘材料的能力,能够根据客户差异化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为风力发电、轨道交通、工业电机、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水力发电等领域提供绝缘系统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电气绝缘材料等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均未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为绝缘树脂、槽楔与层压制品、纤维制品、云母制品和绑扎制品等绝缘材料,主要应用于风力发电、轨道交通、工业电机、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水力发电等领域,主要产品如下。
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采购控制程序》等规章制度,由采购部负责采购事宜。客服部根据客户订单或销售计划下达订单到生产部,生产部根据订单以及库存情况填写物料申请单并提交采购部,由采购部负责具体采购,检验合格后办理相关原材料的入库流程。
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对供应商开发与考核做出严格规定,以保障采购质量。在供应商开发方面,经研发中心同意,采购部提供意向样品给研发中心及品管部,意向样品检测或评估合格后,采购部向供应商索取第二次样品交由生产部批量扩试。扩试合格后,由采购部、研发中心相关人员组成评审小组,从供货能力、销售规模、质量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审。通过评审后,公司将通知供应商进行产品试样,样品检验合格后,方可将供应商加入合格供应商库。
公司采取以自主生产为主、外协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在自主生产模式上,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并适当备货的模式;在外协生产模式上,对于部分非核心工序及非核心产品,公司通过外协加工或外购产成品的方式解决。公司营销中心根据市场情况下达客户订单,生产部根据订单及库存情况组织生产,生产过程严格执行《生产控制程序》,对生产工序的工艺参数、材料、设备、人员等进行有效控制,制成的产品交检验人员按《检验与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检验,确保产品出厂合格率。公司采购部根据生产部实际生产需求积极组织货源,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营销中心、采购部、生产部等各部门密切配合,通过ERP系统管理订单、采购、生产、库存等信息,实时对产品制造过程进行监督和反馈,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
公司主要客户群体为国内大中型电机设备制造企业,该等厂商对供应商有着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因此公司主要通过直销模式开展销售业务,将产品直接销售给下游的电机厂商。此外,由于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为拓宽业务渠道,公司还存在向少量经销商销售的情形。公司主要通过商务谈判、招投标或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取得订单,并且能够根据客户实际需求提供专业的定制化产品服务,同步参与客户项目开发流程,为客户提供绝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公司营销中心下设销售部和客服部,其中销售部主要负责公司产品与市场推广、公司销售战略的研究制定与实施和客户的开发与维护,客服部主要负责销售订单接收、订单管理与发货和退换货处理等。公司营销中心严格执行《销售管理程序》,以技术服务为支撑,通过对产业政策、行业竞争环境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制定公司长、短期的营销发展规划,同时实施产品销售全流程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巩固和加深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
报告期内,石油价格波动、原材料及其上下游产业产能供需环保政策等因素对原材料成本均有一定影响。
公司深耕绝缘材料行业十余年,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技术创新,公司在绝缘材料生产领域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和关键生产工艺,并且持续对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研发和应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类,持续为下游客户提供产品性能稳定的绝缘材料及绝缘系统。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经营理念,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从事研发工作,并通过健全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汇集了一批电力电子、复合材料和项目管理等多专业的优秀人才,在绝缘材料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及管理经验。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应用经验,公司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99项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了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国家标准等多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的起草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重点科研项目,并荣获海宁市市长质量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奖、浙江制造认证、嘉兴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荣誉。
绝缘材料生产企业进入下游客户的供应链体系通常具有较高的门槛。绝缘材料作为电气设备的关键材料,其内在品质和质量稳定性将直接影响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及运行安全。因此,绝缘材料产品在批量供货之前均需要通过下游客户严格的试验及认证,供求双方从初步接触到建立稳定的供货关系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公司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凭借优异的产品品质、强大的设计研发能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与中国中车、南京汽轮、金风科技、中船重工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长期稳定的合作过程中,得益于该等优质客户的高标准、严要求,公司产品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推动了公司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并由此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为公司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客户资源基础,积累了强大的客户资源。
公司主要是做电气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等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制造,产品种类众多,包括槽楔与层压制品、绝缘树脂、云母制品、纤维制品、绑扎制品等,产品已涵盖《电气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产品分类、命名及型号编制方法》(JB/T2197-1996)中所列举的八
大类中的前七类。经过长期的行业积累和持续的研发创新,公司现已形成丰富的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产品线,逐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能够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和一站式服务,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从而有效提升客户服务品质,加强客户粘性,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由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延展性好,应用领域广泛,公司相关产品具有跨行业应用的发展潜力。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质量为本的经营理念,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形成了以运营管理部和品质标准管理部为核心、其他部门参与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包括原材料采购验收、产品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试验、成品入库/出库、仓储管理等主要质量控制环节,均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具有稳定可靠的质量。公司已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15/IATF16949:2016)、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15)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2018)。
专业、高效、稳定的经营管理团队,是公司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司拥有一支专业务实、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公司创始人陆云峰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长期从事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领域的经营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对行业发展和变革具有深刻的认识,同时对公司的业务模式、品牌建设、质量管理、渠道拓展、人才管理等也有深入的理解,能够根据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完善或调整公司的业务规划和发展战略,为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管理团队保障。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电气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等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产品涵盖《电气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产品分类、命名及型号编制方法》(JB/T2197-1996)中所列举的八大类中的前七类,具有较为完整的绝缘材料产品体系,同时公司具备研发和生产B级、F级、H级、C级及以上等各耐热等级绝缘材料的能力,能够根据客户差异化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为风力发电、轨道交通、工业电机、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水力发电等领域的绝缘材料应用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公司为第二批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绝缘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在绝缘材料的研发、制造方面具备突出的竞争优势和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已与中国中车、南京汽轮、金风科技、中船重工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相继建立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创新平台,并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99项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公司已通过ISO9001、IATF16949、ISO14001和ISO45001等管理体系认证,参与了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国家标准、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和电阻特性国家标准、水溶性半无机硅钢片漆行业标准等多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的起草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重点科研项目,并荣获海宁市市长质量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奖、浙江制造认证、嘉兴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荣誉。
公司未来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专注于中高端电气绝缘材料等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秉承“大气、包容、务实、创新”的发展理念,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美好未来”的发展使命,致力于提升国内高端绝缘材料技术水平,加快推进我国关键绝缘材料技术国产化进程,为风力发电、轨道交通、工业电机、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水力发电、光伏发电等领域提供安全、环保、可持续的绝缘系统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柔性化定制服务,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绝缘材料生产服务商。
围绕绝缘材料主业,积极拓展复合材料市场应用领域,形成以电气绝缘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业务体系。依托现有的客户市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继续巩固轨道交通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深化与中国中车等重点客户的战略合作。重点布局风力发电市场,凭借环保型风电VPI浸渍漆等重点产品良好的市场口碑以及安全环保的性能优势,提升海上风电和陆地风电的产品覆盖和市场占有率。着力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加强比亚迪(002594)等重点大客户开发。全面进军光伏新领域,加快复合材料边框项目进度。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绝缘”品牌。积极稳妥推进募投项目建设,有序实现产能释放,增强公司生产供应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创新机制,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研发支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完善对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加大对知识产权、研发项目成果的奖励力度,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积极开展磁悬浮配套绝缘系统技术研究论证,加快轨道交通领域关键绝缘技术研发和国产替代步伐。重点推进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技术研发,打造环保型风力发电机绝缘系统和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无卤阻燃绝缘系统。以复合材料边框为
突破口,加快光伏领域树脂产品和复合材料新产品开发,深度切入光伏市场。聚焦前瞻科技,积极做好特高压、半导体等重点领域技术储备,抢占技术前沿高地。抢抓市场发展机会,提高市场需求技术响应速度,提升一站式技术服务水平,增强绝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性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工艺革新实现产品性能优化和降本增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赋能。
以人为本,加强人才工作,夯实人才管理基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实施精准考核和激励,优化人员结构,激发人才资源活力,打造一支适应新形势下绝缘材料行业竞争和公司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强化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协同,加强精益生产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产品交付速度。健全内控管理体系,强化经营风险防范,促进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打造与公司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相适应的立体化事业部管理平台,实现产业链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
根据资本市场的规范要求,加强规范运作,提高治理水平;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觉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真实、准确和完整,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有效传递公司的发展成果和投资价值。认真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维护好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进一步加强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了解与认同,切实保障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报告期内,按同一控制合并口径统计,公司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75%,客户集中度较高。客户在风力发电装备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并在国内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领域占据垄断地位,下业的市场格局导致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与第一大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但如果第一大客户未来生产经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将导致公司订单大量减少,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针对上述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将科学研判绝缘材料行业及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完善市场布局,丰富产品线,促进业务结构多元化,积极拓展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等其他领域市场,在保证大客户的提前下积极开拓新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公司部分产品及原材料属于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虽然为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公司制定了与安全生产、消防、职业健康、环境保护责任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对车间、仓库、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做到责任全面落实,但由于可能受到突发环境变化的影响,公司仍存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潜在风险。
针对上述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将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环保设施投入,加强隐患排查,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2022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7,700.62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25.24%,是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后续公司不能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控制,及时收回到期应收账款,则有几率存在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及因余额较大导致坏账计提增加的风险,从而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优化合同履行的管理流程,完善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和考核机制,加大对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缩短回款周期,控制坏账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树脂类、纤维类、单体类、溶剂类、复合类、助剂类和模塑类等。剔除运费和外购产成品对主营业务成本的影响后,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材料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比率较高。虽然公司采购的原材料种类和规格型号较多,同一种类及规格型号的原材料采购金额占比较小,使得公司基本的产品价格与单一原材料价格变动的联动性不大,但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将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将依据市场订单和生产计划优化采购方式,完善供应商渠道。密切关注原材料的价格动向,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原材料库存,有效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博菲电气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金风科技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中车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