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耐温云母行业深度报告_米乐m6官方网站在线登录-M6米乐官网

米乐m6官方网站:绝缘耐温云母行业深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5-04-04 07:28:06|来源:m6米乐在线登录| 作者:M6米乐官网 分类:公司新闻

  

绝缘耐温云母行业深度报告

  本报告主要研究用于绝缘、耐温领域云母,2022年,耐火绝缘领域云母应用占比高达80.8%,为云母材料主要的工业应用。

  绝缘耐温云母材料市场下游应用领域涉及高温冶炼、电力等传统行业,并在近几年逐步扩展到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等新兴行业。

  2027年新能源云母市场规模预计突破百亿,CAGR达40.5%。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随新能源汽车销量进一步上升,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性能要求进一步提升,2022年全球新能源云母材料市场规模达18.6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长至123.7亿元,2023年至2027年复合增长率达到约40.5%。

  伴随着 CTC、CTP 等无模组化技术的推广,电芯排列更为紧密,电芯与电池盖或车身结构件的距离更近,对热失控防护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整个行业对云母材料的需求或不断提升。

  国内家电云母消费规模占比达49.3%:中国家用电器市场作为云母制品的重要消费市场,预计2025年其消费的云母制品将达到6.61亿元,占全球比重的49.3%

  预计23-27年全球耐温绝缘云母市场CAGR达11.1%,新能源云母为核心驱动

  预计2027年全球耐温绝缘云母市场规模达365亿元,23-27年CAGR达11.1%:我们测算,2023-2027年,全球电线电缆用耐温绝缘云母市场CAGR为2.5%;家用电器领域CAGR为19.5%;新能源领域CAGR为40.8%,高温冶炼领域CAGR为3.3%。

  新能源云母为增长的核心驱动:我们大家都认为,新能源汽车用云母渗透率提升、风电、储能等应用领域的拓展将使得云母用量快速提升。据测算,新能源云母行业占比将从2023年的13.21%迅速增加至2027年的34.12%,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

  下业如新能源汽车客户对产品进入设置了一定准入标准,对供应商规模、产能、品控体系具有一定的要求标准

  严格的准入标准:行业技术发展快、产品更新频繁,对供应商设计研发、解决方案及服务能力有更高需求。

  市场需求导向,应用场景复杂,研发要求高:云母材料向耐高温、耐高压等高性能且环保方向发展,企业需提升研发能力满足需求。下游客户应用场景多样,产品要求各异,促使行业企业在技术及工艺创新上持续发力。

  资金密集型行业,运用资金需足备:行业各环节均需充足资金,保障供应链稳定。下游客户对到货时间和信用期限要求严格,上游厂商需具备一定规模营运资金。

  全球电气化发展,材料认证标准高:各国为维护电气行业环保、安全与品质,对绝缘材料制定了美国UL、FDA,德国TÜV等认证标准和RoHS、PAHs和REACH标准等环保要求。

  形成产品认证壁垒:取得认证需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且对技术水平要求高,对拟进入行业的企业形成了较强的壁垒。

  国外企业实力丰沛雄厚:国外云母制品行业的瑞士丰罗、比利时科基比、奥地利依索沃尔塔等公司,与国外电线电缆及大型电机厂商的合作时间比较久,品牌认知度高,实力雄厚。

  浙江荣泰、平安电工作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领跑绝缘耐温云母行业,其余大多数厂商规模较小:我国云母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逐步出现了区域代表性厂商,如浙江荣泰、平安电工等,其营收规模已接近海外龙头量级。但目前国内云母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绝大多数厂商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层次不齐。

  全球整体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占据优势竞争地位:平安电工占有率稳定于5%以上;浙江荣泰占有率呈上涨的趋势,于2022年达4.35%;博菲电气、巨峰股份、倚天股份持有一定份额但规模较小。

  新能源领域规模激增,先行者浙江荣泰2022年市占率高达27.14%,平安电工持续投入:云母制品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材料为近年来产生的新兴需求,市场规模激增,但因具有较高的准入壁垒,目前参与者较少,浙江荣泰2022年市占率高达27.14%,平安电工持续发力,近年来收入快速提升。

  其他下游领域市场稳定成熟,竞争非常激烈:小家电、电线电缆、工业应用等其他下游应用细致划分领域,产品技术已趋于成熟,市场参与者众多。

  耐高温云母纸市场潜力大,增速快:根据QYResearch最新调研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耐高温云母纸市场规模将达到838.99百万美元,22-29 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8.64%。

  中等集中寡占型行业,行业较为集中:全世界内,耐高温云母纸主要生产商包括平安电工,中天云母,浙江荣泰,JYOTIHITECH,美丰等,其中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45.41%的市场份额。

  光面云母板市场规模稳定,行业成熟: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最新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光面云母板市场规模将达到3亿美元,22-29 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4%。

  高集中寡占型行业,行业极为集中:根据QYResearch头部企业研究中心调研,2022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73.0%的市场占有率。其中浙江荣泰、平安电工市占率列第三、第四。

  国内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2022年的中国云母材料市场规模为56亿元。长远来看,在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性能要求进一步提升、储能板块对云母材料需求慢慢地上升等利好情况下,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

  国内云母市场潜力较强,竞争力占优:据中国海关数据,2016 年至 2020 年中国云母制品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平安电工的云母带、云母板国内销量夺冠、占领国际市场占有率,产品出口美国、欧洲、东南亚等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主知识产权从研发到应用全流程推动国产化进程。国内合成云母发明和实用新型相关有效专利高达851项,耐火云母725项,绝缘云母152项。

  平安电工:设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产业基地等多个创新平台,在高端云母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等领域解决了若干历史性难题。拥有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50余项。获得了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

  浙江荣泰:截至上市,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 19 项发明专利、74 项实用新型专利、3 项外观设计专利,主持或参与起草修订多项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

  新能源车应用场景中,云母厂商有望由提供单一云母产品向提供全套热失控防护解决方案演进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提升趋势之下,热失控防护绝缘件集成化需求或不断的提高。在电池系统集成层面,为提升整体电池包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电池集成方式从传统的电芯、模组、电池包的集成方式(CTM)向无模组化趋势演变。集成式热管理系统能回收三电余热降低能耗,提升热泵性能。同时,集成式的热失控防护方案有利于电池厂和整车厂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研发效率。

  案例:小米 CTB 一体化电池,极致散热隔热筑安全:配置全球最严苛的热失效安全标准,拥有行业顶级散热、隔热能力,包括 17 层高压绝缘防护,7.8㎡同级最大冷却面积,以及 165 片气凝胶隔热等。

  集成化有望提升云母厂商单车价值量,利好和整车厂合作紧密、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头部厂商。

  合成云母是以适当配比的原料经高温熔融冷却析晶而制得,相比于天然云母受自然资源条件限制较少,其结构与天然云母相似,但纯度、透明性、绝缘性以及耐高温能力均优于天然云母。

  天然云母现状:天然云母属于矿物资源,其可开采时间有限,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未来价格呈上涨的趋势,优质云母资源也将愈发稀缺。同时,受环保政策、国际贸易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其供应面临一定限制。

  合成云母发展的必然性:合成云母在性能上优于天然云母,具有非常明显优势。在客户的真实需求方面,欧洲车企如沃尔沃等对 ESG 有严格要求。据统计,2019年在全球云母市场中,对天然云母的需求占市场占有率的57%,而合成云母占市场占有率的43%。

  需求增长拉动相对价格,合成云母均价升高:当前合成云母唯一的不足之处在于价格相比来说较高,22年天然云母均价约 2500 元,而合成云母均价达 8000 多元。

  龙头企业引领合成云母研发,高端云母领域国产化率有望逐步扩大:平安电工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大力投入合成云母研发,有望在高端绝缘耐温云母领域逐步扩大国产份额。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