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政府对为我省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单位给予奖励,280项(人)获省科技奖。现将2017年度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和一等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主要事迹展现给读者,希望全省广大科技工作人员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有效益的科技成果,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电科集团首席专家、54所副总工程师、系统总体论证委和卫通专业部副主任,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分发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参加工作30多年来,她始终从事卫星通信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主持我国首个多频时分多址卫星通信系统研制、宽带卫星通信应用及运控系统跨代研究和研制、我国首个卫星移动通信(天通一号)运控系统研制,并创新设计低轨星座方案,取得多项创新成果,为我国卫星通信技术进步、科技成果民、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石油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综合物化探处副总工程师,中国注册地球物理工程师。从区域勘探到局部详探,从坳陷隆起到山前复杂带盐下构造,再到火山岩、深潜山和元古界,重磁电技术始终是探究地下奥秘的一盏明灯。从业30年,他从与石油物探老师傅一起战沙漠、跑测线开始,创新发展、不断前进,完善和发展了重磁力、电法勘探新方法新技术,伴随油气产量的增长,以技术实例打拼国际市场。
石家庄铁道大学国防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工,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桥梁提运架等大型工程项目施工装备的研发与应用、交通基础设施的抢修抢建理论与技术、桥梁应急工程结构制式器材的开发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主研了国家和省部级等各类课题20多项,并作为主要人员研发了多个系列的提梁机、架桥机、造桥机等重大施工装备,因高安全可靠性、高适用性等特点,大范围的应用于我国的高铁建设工程。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风电设备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能源潮汐海洋能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我们国家新能源领域学术带头人之一。近年来,他潜心科学技术研发,带队攻克一体化协同设计、低风速降载优化、大厚度钝尾缘翼型设计等核心技术难题,打造1.5MW、2MW、3MW低风速单位扫风面积最大机组产品,引领全球低风速风电技术发展,产业转化500亿元,推动我们国家风电高端制造业进步。
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她长期致力于“有机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及绿色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科研攻关。由她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畜禽粪污厌氧发酵及沼渣沼液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探讨研究与应用”项目,建立了畜禽粪污高效沼气资源化利用、沼渣沼液肥生产及配套应用技术体系,开发功能微生物菌剂、沼渣人工育苗基质、沼渣沼液肥产品多种,在大力推动沼气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同时,为引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多层次科技支撑。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作物学博士生导师。以促进我省粮食节水、优质、丰产、高效为目标,他带领研究团队突破了水分-养分-热量协同高效、农艺-农资-农机深层次地融合的小麦、玉米关键技术。项目区用20%的粮田面积,生产了全省30%的粮食。通过“全覆盖式技术培养和训练”“粮丰快递直通车”“粮丰科技信息网”等创新途径,使创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提升了我省粮食科技应用水平,全面带动和支撑了我省粮食产量2004-2017年的“十四连丰”。
河北医科大学消化内科学、感染病学专家,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获“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称号。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她专业方面技术精湛,长期致力于慢性肝病、重大传染病防控的研究及临床诊疗工作,经国外学习、国际学术交流与国内深造,培养了良好的科研素质与敏捷的思维方法,掌握本领域学术前沿及热点、难点,注重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燕山大学教授、博导,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洪堡学者。10多年来,他一直围绕轻合金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基础问题潜心研究,发明了一种区域凝固提纯新方法和设备,解决了合金熔炼夹渣,性能不稳定,成品率低的难题;针对含镁合金蒸气压高、易氧化、含铁高的缺点,发明了一种新的保护溶剂和变温处理工艺;采用稀土微合金化方法,结合高压手段,获得了稳定的纳米梯度孪晶,明显提高了合金强度,改善了合金耐蚀性。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从2010年开始负责哈弗H9项目研发,到2014年11月哈弗H9成功上市,他完成了2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6项外观专利,积累了整车开发全过程的流程与经验。期间,他和小组成员曾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深入库不齐沙漠开展标定试验,冒着零下35摄氏度的高寒开展雪地标定试验……通过亲身体验最严苛的越野现场,及时有效地发现车辆问题并解决,最终实现了哈弗H9在全地形各种极限越野工况整车性能发挥到最佳。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工艺专业教授,工学博士。他针对我国涂料行业存在的溶剂型涂料污染重,水性涂料性能差、占比低等问题进行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自主设计开发了水性环氧接枝改性丙烯酸聚合物乳液,开发了系列水性工业金属涂料和水性专用建筑工程涂料,在装备制造和建筑工程等领域进行了推广应用,实现经济效益41.5亿元。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对涂料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保起到了示范作用,推动了涂料行业技术进步。
燕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轧制设备及成套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现代轧制技术与先进钢铁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由他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高速板带轧机稳定运行设计理论技术与实践研究”项目,针对高速板带轧机稳定运行和振动问题,研究板带轧机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轧机稳定结构和振动控制技术,实现高速板带轧机的稳定运行和振动控制,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院长,河北省肿瘤研究所所长,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多年来,他始终致力于我省肿瘤防控事业,从2014年开始撰写《河北省肿瘤登记年报》,为全省肿瘤防控政策制定及措施评价提供基础数据;着重对我省高发癌种进行病因学研究,在全省尤其是癌症高发区普及肿瘤防治知识、开展人群筛查、早诊早治工作,明显提高早期癌症患者生存比例;尤其在中医药逆转癌前病变领域具有创新性发现,并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电科54所副总工程师,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投身我国北斗工程科研一线载,他突破了以“北斗导航星座测量通信技术”和“北斗微基站位置服务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原始技术创新难题。他研制出的北斗系列位置服务与搜救终端,是我国第一个北斗智慧景区位置服务系统,直接经济效益10838.81万元,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应用推广产生经济效益8927.25万元。
河北美邦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其主导的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在我省处于领头羊;大气中VOCs回收治理技术已成功在国内近40家企业应用,实现了效益环保目标;作为第一完成人开发的氨肟化-己内酰胺生产新技术成功实现膜分离技术与反应工程的耦合,近5年市场占有率在40%左右;参与HPPO法生产环氧丙烷绿色生产技术的开发,可实现废水减排90%以上;还参与了《环氧丙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的制定。
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主要是做果树学研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论文为国际枣界影响因子最高的论文。自1984年起,他就专心研究我国原产特色干果树种——枣树。围绕枣增产提质和安全高效,他从基因组学、良种选育、重大病虫防控、栽培技术革新和加工增值等方面持续攻关,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并大规模应用,为促进我国枣业技术进步及近30年枣树面积和产量增长20倍、由小宗果树发展成面积接近苹果、产量居干果首位的大宗果树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河北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工作、二级研究员。30多年来,他没有星期天、节假日,一心扑在科研上,在大豆育种技术、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他带出了我国唯一集国家改良分中心、转基因中试基地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于一体的大豆研究团队,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和博士后;牵头组建了黄淮海10个省市50多家单位参加的大豆联合攻关协作网络,为大豆高技术产业化奠定了发展平台。
正高级工程师,东旭集团总裁,技术总负责人。在东旭生产出国内第一片液晶玻璃基板之前,我国的液晶玻璃基板全部依赖进口。为生产出液晶玻璃基板,李青及其团队先研发生产出了液晶玻璃基板装备。此外,她还主导研发了多项新产品新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光电显示原材料——液晶玻璃基板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引领了我国光电显示产业的发展,其溢流法生产的基本工艺,全球仅美国康宁和中国东旭拥有。
河北工业大学教授,河北工业大学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致力于电工领域磁性材料三维磁特性检测及特性模拟等新技术的研究,针对各种电机、变压器硅钢叠片材料在运行中呈现的服役磁特性做多元化的分析建模,创建了国内首台全自动综合磁特性测试装置,在旋转磁特性的测量、表征,混合磁滞模型及损耗模型的研究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共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被SCI收录30余篇,获得专利6项。
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是做岩土工程项目施工设计与工程材料研究。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深谙创新应源于生产一线,更要服务于生产一线,从现场技术员做起,已在岩土工程一线年。由他主持的项目“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寿命预测及抗腐蚀材料研究”,针对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取得了领先成果,已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3亿元,消耗II级粉煤灰约23.8万吨,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副高级工程师。如何让大输液产品向国际水准看齐,提高输液及其药包材的安全性?他带领团队积极“对标”国际输液科技发展前沿,历经十余载全面系统研究攻关,从聚丙烯软包装制备、清洗到输液配制、灌装、密封及临床使用达到了完美结合,实现了全程密闭、优质、绿色环保和集成技术创新,有效提升了输液及其药包材的安全性,推动软包装输液产品在国内得到良好的推广与应用,产品远销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
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除完成本科、研究生教学及培养工作并出版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著之外,一直从事尾矿库安全、溃坝危险性分析及灾变防控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为推进我国尾矿库灾变防控技术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主持的“尾矿库安全分析与灾变防控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及应用”达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应用于河北、云南、吉林等省100多座尾矿库工程中,3年来取得经济效益18亿元。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他在国内最早发现了有偿供(输)血人群艾滋病暴发流行,对疫情控制发挥重大作用;在国际上最为系统地研究了经既往供血和输血HIV感染的自然史和影响因素,提供了科学的新发现和新证据;在国内最为完整和深入地研究了艾滋病家庭内传播模式和概率,提出了早发现、早告知、早干预的阻断家庭传播措施;发现一个地区同时流行多样化的毒株,及京津冀HIV基因型流行簇分布规律,对开展联防联控具备极其重大指导意义。
2012年博士毕业后,武明星毅然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母校河北师范大学任教。在学校支持下,他从一根导线、一根滴管开始,逐步搭建起自己的科研平台。为解决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简称DSCs)成本高、效率低的难题,他克服时间紧、人员少、等困难,合成了一系列廉价高效的催化材料取代昂贵的Pt电极,形成了从材料的合成方法、形成机理到电池制备和性能优化的研究体系,有效地提高了电池效率和降低了电池成本,在国际上引领了DSCs对电极材料的研究热潮。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电力系统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率先开展了密集型固有振模电力系统动态特性、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电力系统规划等研究工作,主持建成了可灵活组网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模拟平台,主持完成(在研)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其他科技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发明专利授权6项;主持建设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被评为河北省精品课程,获省教学成果奖励2项。
河钢集团首席技术官、副总经理,取得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2项。由他主持研发的最高级别核电用钢、大厚度电渣重熔钢板和海洋平台齿条钢等81个新品种填补国内空白,成功替代进口。推动河钢品种钢比例由2014年的29%提升至2017年的64.8%;家电、汽车用钢产销量位居国内第一、第二,推动河钢产品进入供应链高端,近5年产品吨钢综合售价年均提升150元以上,新增经济效益200多亿元,为河钢战略转型和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作出了重大贡献。
燕山大学副校长,教授,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针对传统液压机在设计、控制及节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他历时12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并将相应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由他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锻造液压机创新设计及先进控制理论与实践”项目,为北方重工等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25000万元。项目研究成果将重点向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等领域推广应用,以提高控制性能及节能效果。
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奋斗在农业科研一线年,他主持选育或作为主研人育成小麦品种10个,其中,冀麦585被省农业厅列为小麦主导品种,连续4年列为省春灌节水稳产项目品种,累计推广2163.6万亩,新增效益15.58亿元,节水节肥生态效益显著;冀麦325高产稳产、节水抗旱、抗逆广适;冀麦418是目前推广品种中抗旱性节水性最强的品种之一,被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学技术联合攻关组评价为黄淮北部麦区节水性较好的绿色节水品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关节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年来,他专注于关节疾病的诊治,曾赴美国、德国、韩国等地深造,在髋膝关节置换、关节损伤微创修复等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巧。科研工作中,他在髌股关节领域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观点和理论,并改良设计了双层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微创双束半隧道髌股韧带重建、髌内侧支持带成形术等多种新技术,手术效果非常明显,患者满意度高。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CT磁共振科主任,医学影像教研室主任。从事医学影像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多年,对肿瘤筛查、早期诊断和微创治疗有较深造诣。由他带领完成的“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提高了消化系统肿瘤诊断、术前评估及疗效评估的准确性,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近千位消化系统肿瘤的患者从此研究中获益。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精神科医教研工作40余年,他从始至终坚持以科学研究促进临床工作,以整合医学的理念接诊每一位患者。近年来,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重大课题多项,其中,《河北省老年期痴呆的诊断与防治研究》,首次提出河北省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患病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技术等,并摸索出预防轻度认知损害转向痴呆的优化干预措施。